Home Work Gallery
宋濂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吴起守信
昔吴起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王冕好学
王冕者, 诸暨人。
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陇上, 窃入学舍, 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
暮归, 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父怒, 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 坐佛膝上,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 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 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 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 母思还故里, 冕买白牛驾母车,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 冕亦笑。
选自《元史·王冕传》
猗欤诗
猗欤君子, 在括之阳。
餐然其章, 有玉其相。
厥声孔扬, 声之伊何。
如岩之峨峨, 不刿不颇, 屹立而弗阿。
塞庭远而, 其势绵如。
酣如连如, 贪噬我中区。
君子扬扬, 为天子使。
诞敷皇灵, 以詟其类。
彼何人斯, 是絷是维, 不虞其无知。
彼何人斯, 是维是絷, 不恤其无拂。
我金其躬, 我赤其衷。
我节之崇, 以迄于终。
皦尔之行, 孰能尤之。
真尔之刚, 孰能柔之。
㳺麟之冲冲兮。
鸣凤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 维邦之容兮。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 未有所成, 犹幸预君子之列, 而承天子之宠光, 缀公卿之后, 日侍坐备顾问,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 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 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 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 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 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岂知余者哉!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