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Work Gallery
清代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 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 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 越中岭,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 循东谷入, 道有天门。
东谷者, 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 五鼓, 与子颖坐日观亭, 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彩。
日上,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
或曰, 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 或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 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 观道中石刻, 自唐显庆以来, 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 皆不及往。
山多石, 少土;石苍黑色, 多平方, 少圜。
少杂树, 多松, 生石罅, 皆平顶。
冰雪,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好事近
三泖五湖中, 失却澄鲜空碧。
惆怅惊涛靡定, 更层冰澌结。
天容惨澹俯扁舟, 圆影暗孤笠。
向晚叩舷歌罢, 有沙鸥相识。
红楼梦曲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 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 莫牵连。
百字令 登莫干山,夜黑风狂,清寒砭骨,率成此调
万峰泼墨, 漾红灯一点, 径穿幽筱。
翠袖单寒临日暮, 来御天风浩浩。
湍瀑惊雷, 筼筜戛玉, 仙籁生云表。
飞琼前世, 旧游疑是曾到。
昨日绮阁香温, 宿酲犹殢, 谁换炎凉早。
争道才华多鬼气, 占尽人间幽悄。
侵入灵犀, 冻馀冰茧, 芳绪抽难了。
驿程倦影, 微茫愁入秋晓。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