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 佚名
鱼我所欲也
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
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
@ 孟子及其弟子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 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 得卫巫, 使监谤者。
以告, 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
王喜,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之也。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川雍而溃,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 决之使导;为民者, 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瞽献曲, 史献书, 师箴, 瞍赋, 朦诵, 百工谏, 庶人传语, 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 瞽、史教诲, 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 犹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 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 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 乃流王于彘。
厉王虐, 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 得卫巫, 使监谤者。
以告, 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
王喜,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之也。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川雍而溃,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 决之使导;为民者, 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瞽献曲, 史献书, 师箴, 瞍赋, 朦诵, 百工谏, 庶人传语, 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 瞽、史教诲, 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 犹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 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 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 乃流王于彘。
@ 佚名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 琅邪姑幕人。
少孤, 年八岁, 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 见诸生讲诵, 好之, 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 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 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 数十年间, 遂通其经。
承宫, 琅邪姑幕人。
少孤, 年八岁, 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 见诸生讲诵, 好之, 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 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 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 数十年间, 遂通其经。
@ 佚名
园有桃
园有桃, 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园有棘, 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 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
园有桃, 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园有棘, 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 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