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张》
@ 佚名
卷耳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 寘彼周行。
(寘 通:置)陟彼崔嵬, 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 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 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 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 寘彼周行。
(寘 通:置)陟彼崔嵬, 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 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 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 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 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
@ 佚名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 曰:“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 曰:“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