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Work Gallery
刘向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
”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 至而自谢, 曰:“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 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乃自强步, 日三四里, 少益耆食, 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 不肖;而臣衰, 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
”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 为之泣, 念悲其远也, 亦哀之矣。
已行, 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 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 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 至于赵之为赵, 赵王之子孙侯者, 其继有在者乎
”曰:“无有。
”曰:“微独赵, 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 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位尊而无功, 奉厚而无劳, 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多予之重器,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 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 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 已守金玉之重也, 而况人臣乎。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 饮酒乐, 天雨。
文侯将出, 左右曰:“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 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 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 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 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 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 学六艺, 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
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 燕赵久相支, 以弊大众, 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虎求百兽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 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 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先行, 子随我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 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 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 带甲百万, 而专属之于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 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下一页